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既热爱科学同时又喜欢拉小提琴,他常常在一番激烈的脑力劳动之后,练一会儿小提琴,然后工作智慧就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左右脑交替运用的结果。 人脑左半球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音乐艺术形象,显意识在左半脑,潜意识在右半脑,二者可以沟通。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有双重性,左脑的特长在于抽象思维、计算,右脑则偏于形象感受及艺术,但右脑同样也具有左脑的思维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在“潜意识”状态,如梦中及做其他活动时能够产生思维,这就是因为右脑在工作。
这一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开发右脑思维细胞的依据,这也是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并非都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原因。如欧基米得定律就是在洗澡盆里顿悟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苹果树下闪现的,发现苯分子结构则是在梦里获得的……如果把右脑也开发出来,让左右脑交替应用,那么防止脑衰的可能性就更有条件了。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爱因斯坦的例子,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既热爱科学同时又喜欢拉小提琴,他常常在一番激烈的脑力劳动之后,练一会儿小提琴,然后工作智慧就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左右脑交替运用的结果。
右脑是和形象思维、艺术和音乐等相关的,而左脑则是和抽象思维相联系。往往在左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紧张的抽象思维后如果能使右脑和左脑交替运用就可以收获灵感,比如听听音乐、弹弹琴。这也就是说一段紧张的工作以后用音乐、艺术等形象思维放松就会使潜显意识进行沟通。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的夫人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很多重要科学理论其实并不是在他研究科学的时候想出来的,而是在听过他夫人的音乐之后才冒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左右脑交替使用、紧张和放松的重要性。 具体到每个人对左右脑的开发上,一定要注意利用每天早上刚刚清醒的那段时间。当每天刚睡醒时,再起床前在大脑里再思考一遍昨天研究过的东西,往往就会产生新的智慧,这是因为经过白天的紧张以及夜晚的松弛后,智慧就犹如泉涌。
事实上这也是有效运用大脑的方法,前面已经讲过大脑是人体中衰老最慢的,大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即使衰老也只是部分地进行,因此防止大脑衰老通常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最有效的一条保护大脑的方法就是勤用脑。
静养脑的脑静功 脑静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静心健脑的修习方法,其目的即在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整,从而提高智能。那么,脑静功具体怎么做呢? 脑静功主要是静能生慧。正如佛家所青“定能生慧”,即安定静养可改善脑功能,人一天约有13亿念头,念头对大脑损伤很大,尤其恶念伤害最大,据国外研究妒忌念头所产生的毒素,至少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可见人要多积德行善,少有恶念、毒念、邪念,才能长寿。 脑静功的目的即在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整,从而提高智能。我国道、佛家极为提倡“定能生慧”。如《道藏·度人经》提出专一、内敛、断妄念。《老子》提出“虚静”“无为”,佛家推崇“空”、“戒”都是属脑静功的宗旨。 脑静功主要适用于繁重劳动的脑力劳动者,这种养脑方法会缓解大脑的疲劳。可以通过采取静坐,然后把气通过意念从百会穴引入大脑的篱王,在百会穴下边三寸左右,是整个大脑的中枢部位。如果把意念停留在这个部位,做深呼吸或是想象美好的事,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就能感觉到清新之气油然而生。这就是脑静功的作用。 脑静功分为独步静功及静坐功两种。独步静功为独自漫步,以缓慢而有节奏的步伐结合深而慢的吐纳功,独自漫步于幽静之处,然后逐渐想一个美好的良性愿望而排除杂念。所谓以一念代万念,最后由沉醉于美好的愿望而逐渐沉静下来,处于无念无欲的漫步,让大脑出现清静无欲的澄清程度。此时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让大脑有一个积极的充分休整的机会,这样有利于休整后的智力开发,孔子称为“心斋”。此法以黄昏傍晚或月下独自漫步效果最佳。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合,回屋后大脑清爽,工作效力倍增。 脑静功另一种方法为静坐,即闭门独坐,头后靠,眼半闭,取自然舒适位置,然后开始慢而深的吐纳功或结合默念,逐渐诱导入静,此时入静决不等于大脑皮层抑制,入静后必须进行积极的内视意守,即“返光内照”。方法是内视于泥丸(脑),意守百会下三寸(相当于脑垂体部位,为生命中枢)。适时缓缓睁眼洗面后,自有一种大脑清新感觉油然而生。这时再开始工作,脑力自然倍增。这和佛家“坐禅”,“定能生慧”的原理是一致的。如《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也正如孔子所提倡的“坐忘”。如颜回答孔子日:“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即犹如忘掉自己的形体而入静。孟子的“存夜气”,同样指清宁入静,这些养生原则都是《周易》坤静柔顺理论的应用。 在办公室里我们也可以有效运用脑静功,在一段紧张忙碌的工作过后,很多人会感觉到头昏脑胀,其实这并不是用脑过度,而是没有科学用脑。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大脑是用不完的,人到死大脑才用了20%,还有80%没开发,所以感到头昏并不是用脑过度而是不科学使用。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忙完一段过后,就坐下来做几分钟的脑静功,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后再投入新的工作,这样效率往往更高。
往往大脑有病的人就会反应在手上,手慢、手抖或手指无力,比如60岁上下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腔梗,就是体内一些老化的小毛细血管堵塞,导致双手无力,写字没力气,笔都拿不动。所以为了预防这种状态,就要经常运动双手,因为手脑是相通的,所谓十指连心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脑静功还是以手健脑,都应配合轻扣头部,按摩头皮及点按健脑穴位。手为阳气之源,许多经络都起源于手部,经络系统可以说是全身的信息流,所以,按摩手部经络,可调节内脏阳气的盛衰状况。 因为手上有六根经络,进行手指运动时十指交叉,叩击膻中穴,因为膻中穴和心脏有关;之后再把双手高举,叩击百会穴。我们还可以把手放在右边进行经络的按摩,按摩的主要穴位是头顶的百会穴,后脖子发际处的风池穴,以及旁边一点五寸处的风府穴。同时,我们还可以半握拳叩击后脑,因为后脑里面有元脑,是神经中枢,叩击它的目的就是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还要用手指按摩颈部动脉,尤其是五十多岁的人更要注意,脖子下边的两个颈部动脉直接联通大脑的血管,为大脑提供营养,一旦它们堵住了就会形成斑块。按摩的作用就是为了疏通血管,防止斑块的形成。 心气不足的重点则在练习手功,因手的劳宫穴经气可直达于心。心与小肠相表里,再由小肠经上头面入目达脑。方法是两手心劳宫穴处各运两个核桃或钢球,并意念引经气从劳宫穴循手少阴心经入心,再经手太阳小肠经上头贯脑。
脚是人的第二大脑,脚养生同样不能忽视。脚和手一样同样存在六条经络,三条阴经是从头走足,直接联系着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其经血是直接和大脑相通的,因此就要注重双脚的运动。 脚底板里面分布着很多穴位,涌泉穴是肾精精气的发源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对肾的保养有很大好处,我们知道要想保养肾脏就要陷保养脑,这是因为脑和肾是一家,脑髓就是靠肾精生产的,这就叫精生髓。肾气偏亏主要就是运足功,因足的涌泉穴通过肾经入肾,再经相表里的膀胱经从巅顶人脑。方法是赤足滚球或圆棍,并用意念引导经气从涌泉穴经足少阴肾经入肾,再从肾经相表里的膀胱经上头人脑。如手足并用,坎离交泰,填精补脑效果更好。 《黄帝内经》指出“肾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说养脑必先补肾。脑力不足,多属脑髓空虚,大部分是先天肾虚影响肾生髓,或是纵欲过度亏了肾精,或是劳累过度伤了肾。人如果用脑过度,单纯靠健脑是不行的,还必须益肾。脑和肾是一家。 通过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来保养肾对养脑也有很大好处,此外还可以多做脚趾头运动,如脚指头伸缩,转动脚脖子、脚踝,用脚尖、脚跟走路,走石子路,泡脚都是很好的足运动 仿生养脑法 大自然中,众多的鸟兽动物,往往都是人类的老师,在它们身上有着许多宝贵的生存绝招及养生经验。仿照各种动物的养生方法,就叫仿生养生。于是,聪明的人类就向动物学习,习其之长,补己之短,悟出了许多养生之道。 《易经》中还有一种仿生养生,比如乌龟,它为什么长寿呢?它为什么不得脑梗呢?就是因为它每天都在不停的做这个运动——脖子伸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持颈椎的血液循环流通,不容易得脑血栓。所以,我们也可以向这些动物学习养生的技巧。 健脑气功人人皆可做,尤适于脑力劳动者,因脑力劳动比较紧张,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如能应用脑气功,将有益于健脑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饮食来养脑 《黄帝内经》指出“脑为髓海”。因为“肾生髓”的缘故,所以说养脑必先补肾。因为脑髓是由肾所生的。
除了注重养生的方法外,饮食养脑也必不可少,除了众所周知的多吃坚果类食物外,《易经》也告诉了我们饮食养脑的一些方法。比如乾卦人,因为乾卦是金,金卦是在高空的,因此和它相应的就是木果,也就是长在树上的果实,像榛子、长寿果都是长在树上的果实。 常吃核桃 因为核桃长得像大脑两半球,是《易经》“象形食品”的代表。 以脑补脑 常吃鱼头、鸡头,正是取“补头用头,补足用足”的道理。动物大脑更是峻补人脑。 用高巅清空之品补脑 长在大树上高巅之处的食物能秉天之清气,如板栗、黑枣都能补脑益肾。 金性食品补脑 在《易经》中头属乾卦,秉于天之金气。所以食金性食品多补脑,如:高山木果、头圆之物,食物的首部,对脑都有补益作用。 补肾健脑食品 《黄帝内经》指出“脑为髓海”。因为“肾生髓”的缘故,所以说养脑必先补肾。脑力不足,多属脑髓空虚,大部分是先天肾虚影响肾生髓,或是纵欲过度亏了肾精,或是劳累过度伤了肾,尤其是用脑过度,都必须益肾,单纯健脑是不行的。因为脑髓是由肾所生的。 补肾的办法就是重用熟地,也就是用六味地黄丸,以及山芋肉、枸杞再加上健脑的益智仁、丹参以及苍蒲叶,十多副以后则可安然入睡。补肾健脑食品首选鹿类,其次为动物骨髓汤,含卵磷脂高的东西也补肾,如鱼、黑芝麻、各种果仁,如葵花子、花生、蛋黄等等,同时还可吃一些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