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59岁的村民滕氏为身患白血病的孙女筹钱治病,在从长沙回临澧的火车上,她将别人丢弃的一些空矿泉水瓶(共28个)收集起来,准备拿回家去变卖。但是,当她带着这些矿泉水瓶下车时,却被该县公安局拘留。公安局拘留滕氏的理由是其违反《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扰乱火车上的秩序。 (据《潇湘晨报》) 夏学銮: 公共权力是由从公民权利的让渡而形成的,而不能反过来说公民权利来源于公共权力的让渡。 公共权力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是必要的,否则人类个体为了个人利益就会陷入霍布士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之中,整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动物世界。从起源上讲,公共权力是作为对私人权利的保护神而产生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最早阐述国家和个人或公权和私权关系的人。 公权异化使得博弈成为必然 自从公共权力从公民权利中产生以来,由于阶级利益存在,它不可避免地站到了公民权利的对立面,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异化。原本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变成了压迫人民的权力,原本是人民公仆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就是这种异化的典型表现。 公共权力的异化使得公权与私权的博弈成为必然,公权不适当地或无限制地侵犯私权是这种博弈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拿前面所提到的案例来说,滕大娘为了挽救孙女的生命,在火车上顺便捡几个矿泉水瓶子,并没有侵犯到他人权利和公共权利,公安机关不考虑情景原由就对她进行公安拘留是缺乏法理依据的,显然是强大的公权对弱小的私权的一种霸权侵犯。 当公权变成霸权时,它就变成了没有监督的绝对权力。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佛路德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公权侵犯私权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滋生政治腐败。因为有些人不知道权力是人民给的,所以他们就不会饮水思源,明荣知耻,就不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在既没有任何监督的他律,又没有“礼义廉耻”的自律情况下就会“无所不取,无所不为”。 宋朝欧阳修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则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因此,公权与私权的博弈涉及到公共权力的来源、“国之四维”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涉及到权力的滥用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都不能坐视不管的原则问题。 因果倒置的“公共权利让渡” 现代公民要提高对公共权力的认识,要知其所以,察其所由,观其所变,特别要警惕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大和恣意滥用。公共权力是由从公民权利的让渡而形成的,而不能反过来说公民权利来源于公共权力的让渡。在社区建设中,经常会看到这种因果倒置的“公共权力让渡”话语。 现代公民要提高自己的公民权利意识,防止公共权力或其他强权对自己公民权利的侵犯。当自己的公民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公民权利。《宪法》是捍卫公民权利的强大法律武器,要认真学习《宪法》,知道自己有哪些公民权利以及如何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 各级政府和公共权力部门要仔细、谨慎地运用公共权利,掌握公共权力的人特别要明确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列宁说,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对公共权力来说也是如此。防止过度执法或执法过度问题应该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就要求各级行政执法人员要特别注意执法过程中的政策问题,坚持防止“宁左勿右”、“宁严勿宽”的思想流毒。 建议各级执法机关成立公民权利保障和执法伦理评估委员会,在实施行动前要由这个委员会评估一切细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时,再次重申“两个务必”,其目的就是使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演变成脱离人民群众的官老爷。要知道公民权利建设之得失既关乎公民基本利益的得失,也关乎中国现代化之得失。
|